旧文(成文于4月13日)重发,有删改,更侧重于对动画本身的评价。本人不排斥用性转让家里蹲社会化的可能性,反而很想探讨这样做的可行性,这部分内容从本文中删去,将会在另一篇文章里讨论。
(为了方便,以下对于片中的「哥哥」,第三人称以「他」称呼。「哥哥」「妹妹」这两个词也是为了方便,而统一代称。性转一般指男转女,具体定义主要以片中的为准,有时也可能会与传统的定义相似,以上下文为准。少量粗口警告。)
《不当哥哥了!》お兄ちゃんはおしまい!(动画)讲的是,天才妹妹绪山美波里给成年的家里蹲了两年的哥哥绪山真寻下药,让他从生理到大部分的心理上变成初中年龄的女孩子,把以女孩子身份生活作为「工作」,以试验药具体的效果,借此脱离家里蹲状态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喜剧。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动画。因为据说动画对原作作出了比较大的改编,而且我也没看过原作。这篇文章的目标读者可能不是那些能用两个脑子看动画的传统阿宅,而是更年轻的后现代乐子人阿宅,里面的一些东西可能对前者来说已经是常识,再强调也没有什么意思。
没必要给一部架空作品赋予太多意义
《不当哥》具有双重属性,即性转和轻百。从本文侧重的方面来看,它是架空的TSF作品,即TransSexual Fiction,通称性转。作为TSF作品,和其他深夜动画一样,性转元素是让阿宅可以暂时释放自己作为男性所背负的压力;同时因为是虚构的,阿宅不会将其代入现实。妹妹的药这个神奇的东西,就是一个对虚构与现实的边界的重要提示。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东西,它有什么效果全凭作者一张嘴。一夜之间,不需要动刀子,也没有多大痛苦,就能改变身体和心智,连身高、骨骼、年龄都能改变,简直就是魔法。片中只是说妹妹跳级进了大学,我推定为她为本科生,而本科生的能力还是相当有限的。即使是天才如妹妹,也不可能在本科就研究出这种药。
片中的父母是缺失的,只是有模模糊糊地提到在海外,很难想象哥哥作为家里蹲可以自食其力。哥哥没有具体的供养人,与一般的家里蹲不同,因此片子中哥哥的家里蹲身份成为了一个标签或者设定这种只存在于设定的操作,可参照热带雨林里父母双亡的阿布。对于家庭的经济压力是家里蹲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家里蹲成为家庭负担的一大原因。哥哥那些小黄书和手办是要很多钱才能买到的。能供起这么一个家里蹲的家庭要有深厚的家底。而这些比较实际的东西在片中都没有涉及到,只有妹妹干巴巴地说,工作是哥哥应当去做的。我要是有这么好的家底我可能会心甘情愿地啃老。
妹妹在哥哥性转之前,对哥哥的态度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哥哥性转之后,妹妹对哥哥确实很好,但是哥哥的家里蹲已经持续了两年,这期间妹妹对哥哥的家里蹲采取了什么措施,一概没提。这也是相当于强行设定的存在。那我就当她什么也没做好了。本片的一个看点是美波里和哥哥间的亲情。但即使只是局限于片中的逻辑,哥哥家里蹲也与妹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妹妹在哥哥蹲了两年后,才想起来治哥哥的家里蹲,而且还是用性转这种需要等于重新定义一个人的方式?片中估计有一大半都是在讲哥哥怎么适应女性生活,毕竟是一个重要的卖点。妹妹这么天才,很难理解为何一定要使用性转的方式。实际上,如果有妹妹先幡然悔悟,之后用了各种办法也没治好哥哥的家里蹲,最后只得采取让哥哥性转的情节的话,对妹妹的观感应该会好一些,然而动画并没有这么写。当然没有必要道德绑架妹妹,但是只以结果论,因为妹妹让哥哥走出家里蹲,就把妹妹升华到多高尚的地步,也是没有必要的。
对于哥哥性转之后对女性生活的适应的描写也显得有些混乱。哥哥第一次上学的时候竟然还能去错厕所,而在之前他已经去过一次电影院的厕所了。有的时候,哥哥虽然不想变得女性化,但是失败了;在这情节之后,还偶尔出现直男的想法。这些桥段是为笑点服务的,不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规律。
因此本片添加性转和家里蹲元素不是要真的探讨这些问题,对于本片的严肃一点的批评可能都显得无关紧要——这很大程度上只是娱乐片而已。作为所谓的二次元,大可以摆烂说这种片子就是trash,我看trash我乐意。但我要指出的是,在宣称这个的同时,也代表他们必须承认,他们从这部片子里获得什么亲情友情的感动都是廉价的,觉得自己收获不菲的人脑子也应该有点问题。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借题发挥的,所以我不会像某些人一样说什么「在虚拟世界中寻找真实感的人脑子一定会有问题」,把这部片子直接归为trash。尤其是,我发现片头曲歌词的trance可能是在暗指trans这个词,当然不太可能是指跨,而很有可能和性转这个词的日语和英语翻译有关。而且OP提到了アイデン貞貞,罗马字是aiden teitei,发音近似于identity,ED也是有「せまるアイデンティティ Cry 死す」,也提到了identity,这个词一般译成「认同」,也是一个可以做到意味深长的词语。打了这种级别的擦边球,可不能把它和普通的娱乐片同等对待,必须要蹭蹭热点。
让真寻「走出」家里蹲的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性转
从片子的结局来看,性转确实让家里蹲的症状减轻了,真寻找到了能一起玩的友人,也能走出家里了。
不过本片的性转并不是单纯的性转这么简单,如果把这二者混淆的话会比较麻烦。这里需要进一步加以明确,需要把片中的性转与一般意义上的性转区分开。如前所述,片中改变的不只有哥哥的生理性别,还有哥哥的心理性别(性别认同)、性取向(参考第一集哥哥看BL)、爱好、年龄身高等变化是年龄变化的附赠品。至于社会性别,在片中的社会环境中,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尤其是哥哥自己,虽然会有点犹䂊或者没有能力达到,但是无论性转前后,一直都在努力让自己表现得和社会性别一样。片中除了年龄和生理性别之外的改变,基本都是围绕着刻板印象展开的。即,既然哥哥成为了一个女孩子,那么他的各方面都会与刻板印象中的女孩子一样。这在设定中是合理的,但是却忽视了逻辑。就拿一般意义上的性转题材来说,这类题材只是改变了生理性别,但是角色主观上还是认为自己是男性(心理性别/性别认同为男),要经历一段不短的适应过程。不过还是那句话,美波里的药可以解释一切。
这里说明的目的在于强调,不当哥中性转方式的特殊性,而不在于用现实的标准批评TSF的「不严谨」。首先关注的是,和性别并立的另一个独立的重要因素,年龄。
改变年龄让家里蹲的一部分合理化
实际上和单纯的性转比起来,哥哥的年龄被改变,才是他走出家里蹲的主要因素。
如果哥哥的年龄没有被改变的话,走出家门对他来说仍会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是女性,生活是否会比较轻松,也要看年龄。片中强调了很多本位面的东亚社会中,女性特有的麻烦事(月经、化妆、梳洗、上厕所人太多)。社会对成年女性的社会化要求不低,而且至少未婚的时候要自食其力,婚后要照顾丈夫(美波里还有哥哥嫁人的意淫),这样一来哥哥可能还会是女家里蹲。NHK做过对女家里蹲的报道。和男家里蹲的区别是,女性没有工作的义务,可以做个家庭主妇,只依靠丈夫生活。但另一方面,家庭和社会关系同样也是很有挑战性的需要处理的问题,而且女性更容易得抑郁症和焦虑症,经济也要比男性更难维持。这些对于男性读者来说可能是比较难理解的。
如果只做了纯粹的性转的话,哥哥没有多少适应的时间。而如果是变为初中女生的话,则可以和顺女一样从青春期开始,慢慢适应妇女身份的生活。重归学校也降低了哥哥生活的难度,毕竟哥哥是经历过校园生活的,对此也是轻车熟路,初中的数学题对他来说并不难。
但是改变年龄与其说是治好了家里蹲,不如说是一定程度上的逃避。家里蹲是成人特有的问题,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尽管到了社会要求一个人自食其力的年纪,他却成了逃兵。哥哥在片中被性转到可以名正言顺地依赖他人而生存的年纪,没有被要求必须工作你会把成为被性转的实验品当作一般意义上的工作?,零花钱用的还是妹妹的。尽管片中的这个阶段,哥哥可以正常地生活,但这不意味着哥哥将来就能适应成人的生活,成人的生活方式和在学校还是不太一样的,工作从而自食其力是走出家里蹲必须迈过的门槛。尤其是末尾哥哥选择继续当前的生活,妹妹的家里蹲疗程能起多大作用,是没法在片中验证的。但这个选择从一开始也是注定的。来自社会关系的支持对走出家里蹲也是很重要的,哥哥在性转期间积累的关系,是不能在哥哥选择变回原来的样子期间继续存在的。让他们的关系无法在哥哥变回去之后持续的,一个是年龄差,另一个则是片中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的男女之别。
性别对于改善家里蹲也很重要,但也是哥哥成为家里蹲的重要原因
在片中这个男女之别这么大的世界观下(甚至片子的一大卖点就是这种差异)。性转让哥哥可以用异于自己先前性别的方式进行社会化。片中的几个和哥哥交好的女性角色都是美波里通过自己的社交圈介绍给哥哥的。真寻和美波里性别相同,方便美波里可以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哥哥找到朋友。只是改变年龄而不性转的话,哥哥要自己发展自己的社交圈,可能不会很快就找到这么多朋友,也不能很快地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另外,片中展示了很多刻板印象中,女性必须做而男性没必要做的琐事。为了自己的健康,哥哥不得不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事做起,对于家里蹲来说,是重获自信的方式。这里,性转是把之前没必要做的事情强制化的手段,哥哥受到了刻板印象的内在和外在(妹妹的)要求,必须做些什么才能让自己像个女性,这种忙碌也让他家里蹲的生活充实了起来。
社会的要求是让哥哥在性转之后走出家里蹲的原因,但也是让哥哥性转之前成为家里蹲的原因之一。妹妹的优秀让哥哥感受到压力,认为自己不配当哥哥,所以开始接受自己被性转的事实。哥哥在自己体育和学习都不如妹妹的时候感觉很自卑。然而,哥哥只是代表年纪大,不代表必然应该比妹妹强,也有身为男的不应该不如女的的因素。妹妹不仅没能在这时候注意到哥哥的情绪,还和自己的闺蜜站在聚光灯下分享成功的喜悦,有一种哥哥的心情就没必要那么照顾的感觉。
和自己的妹妹相比,自己竟然成了失败者。真寻和现实中希望从TSF作品中寻求慰藉的阿宅处在了相同的境遇之下。不过,因为有他的天才妹妹在,他更进一步地用自己的身体成为了「既然做个男的很累,雌堕未尝不可」这个小小念头的化身。但要命的是,真寻自己将这个观念视为理所当然,只是一味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没有更进一步质疑让自己活得如此别扭的大象。剧外,TSF作为虚构作品,常用被迫性转来替阿宅找借口,以降低负罪感。而另一方面,本片强调的刻板印象在两性之间树立起一道高高的墙壁,反而让打破它变得更加不可能,真寻无非是因为妹妹拿到了走向另一边的特供门票而已。由于本片同时具有的「排斥男性角色存在的日常」的轻百属性,想看TSF的阿宅并不一定就能代入到真寻身上,只要看看真寻班里的那两个经常被指责为太差劲了的男生,再看看自己的下面,就能想起自己现实中所处的位置了。
哥哥自己选择继续做女孩子,也是因为片中夸张化的社会对男性的要求,让他没有再回归男性生活的可能。片子一直在强调女性独特的生活方式,在性转期间的生活经验只适用于女性。哥哥回归原来的性别的话,他可以作为一个符合片子中观念的男性存在下去吗?如果他仍然是初中生的年龄的话,他和自己性转后认识的女性好友之间的相处方式,可能会变得和班里的男生和女生那样隔膜。别忘了,这些友人的支持是他走出家里蹲的重要因素。
关于性转的定义
成文时较少关心性转题材,因此这里不从各种ACG作品罗列性转情节,而是从小的地方开始。
原作者猫豆腐在访谈中说,自己很喜欢性转题材:
僕は昔から、いわゆる「TSもの」(性転換もの)と呼ばれるジャンルの作品が好きだったんです。新海誠監督の『君の名は。』がヒットしたことで「そろそろかな」と思いまして(笑)、最初は同人誌という形で発表したところ、ご好評をいただきました。
我一直很喜欢被叫做 “TS物”(性转物)风格的作品。新海诚导演的《你的名字。》很热门的时候,我就有了「也许现在是时候了」的想法(笑)。最初我以同人志的形式发布了作品,收到了好评。 DeepL机翻+人工润色
性转在日语中的原词是性転換,用于描述虚构作品时一般也称作TS或者TSF。性転換这个词在日语中也可以用来描述现实中汉语所称的变性。为了强调其虚构性,也可以将其称为性転換もの和TSもの。特别地,有性転換症这个词。TSF是Transsexual Fiction的缩写。因此,片头曲是可以用trance暗指trans这个词,再进而代指性转的。
而在汉语中,性转特指虚构作品,全写是「性别转换」。性转并没有限定是只有身体变为异性还是精神也变了。
与之相关还有一个叫「女体化」的词,指定了性转的方向,着重强调身体的变化,并且很多都是被强迫的。这种被强迫在TSF作品中并不少见,它不是无意的或者简单的约定俗成。对于仅仅要小小的想象一下作为女性生活,从而在社会对男性的要求下喘口气的阿宅来说,被强迫是一种把自己的欲望合理化,又不至于因为自己产生了「逃避」想法而在社会观念下自责的设定。
不要把本片中的性转和现实中的完全等同
片子是架空的,在这方面只能说提供了一些思想实验的素材。如果有人说不应该把本片和现实联系起来,是不行的。本片对于现实中的东亚的性别意识也有所总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观众,内心如果波澜不惊的话,很有可能对现实中东亚的性别意识也没有多少怨言。更何况本片的展现出的刻板印象相对于中国大陆的现实更为极端,现实中男性在比较开放的地方起码还可以小范围女装和cosplay,日常女装和化妆,只要别人看不出来也没人管;男性不得进入,一旦进入就禁止入店的自拍角也很少;就算是日本,打扮精致的男性明星也被广泛接受,而这种“小鲜肉”至少在中国大陆的老一辈看来是“娘”的表现。况且,即使是娱乐片也要在观众的舒适区内,比如说,迪士尼使用黑人角色对一些作品(《小美人鱼》、《小飞侠》)的重制就打破了这个舒适区。片子强调女性生活的辛苦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题材敏感而产生的负罪感。以下讨论会弱化日式「媚宅」片共有的问题,因为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比我写得好的人多得是。
这部片子比较特别的是,是一部比较出名的有性转要素的作品。如果观众把真寻当做女孩子看待,并且把他和其他女角色之间的互动看作是百合的话,现实语境下,他的性转是成功的。但是片子内,为了制造矛盾,真寻仍然有着一些男性思维,尽管这在后面已经减轻了很多。他的友人不知道他是性转而来,但是观众和美波里知道。这里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认可的鉴定器。如果连这种程度的性转也无法被接受,现实中更不完全的性转也更不容易被接受。很多作出差评的评论者还是在意性转的,没法和普通的百合等同看待。在这方面,男性观众典型的评论是,男扮成女的萌不起来;而女性观众则是,抠脚大汉变成女的真恶心。有趣的是,这两种评论,其实和对现实中的跨女的负面评价思路比较接近。
有欧美动画评论称,本片没能刻画真实的跨女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则有观众认为,本片在尝试积极地关注跨性别议题。
我的结论属于前者。如前所述,美波里的药是本片的设定,是非常架空的,目的并不在于描述跨女群体,而是和普通性转作品一样,在于简单粗暴地解释男性突然变成女性的原因,因此本文的URL里面我用了「gender swap」这个词。直接点名道姓,而不是架空,用现实中存在的技术来达成性转目的的《后街女孩》,比这部片子恶心多了。而所谓的性化已经是日本动画的通病了。实际上本片只是反映了日本动画普遍存在的观念,以及观众对此类动画的买账程度。日本动画对于LGBT的人文关怀甚至还不如日剧。尽管日本动画有很多超出传统亲密关系的角色,但是往往流于表面和猎奇。(有趣的是,一些欧美的LGBT狂热网民会把这些认定是LGBT角色……)这也与其对现实缺少关注有关,但即便如此,爱情片这一门类通常也只描述传统亲密关系(一个著名的反例是冰上的尤里,虽然也有点比烂……)。我看到的跨女的评价更多是对美波里的药更感兴趣,这可能与相关技术在中国大陆门槛更高有关。
还有评论说,穗月椛能穿被称为「男装」的裤子体现了本片在性别意识上的进步性。然而即使是在本位面的中国大陆,也不会认为裙子才是女孩子该穿的衣服。况且椛的衣服是女式而不是男式的,我很难理解片子的这部分为何会这么看重衣服,也就那套武士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男装。片子顶多是在打破自己设下的刻板印象,更何况除此之外穗月椛也没有超出刻板印象太多,在片中她仍是个女孩子,真寻也「温和」地期望她穿得「像」女孩子一点。另一方面,片中也存在对男孩子的刻板印象中的要求,作为男性观众不会也感到被冒犯吗?
不过,对于跨来说,在性转作品中找到共鸣也是有可能的。这类作品即使是强制性转,也描述了一些性别焦虑的表现,即身体和认同不一致的设想。但是其立场是把生理性别作为需要遵循的部分,打压自己的认同。最终这类作品往往会让角色的认同和身体保持一致,这里与跨追求的让身体和认同保持一致是相反的。
现实中的「性转」不是吃美波里的药就能实现的。要用「性转」治疗家里蹲,需要牵强附会、增加限制条件。最重要的是,需要哥哥本身的性别认同就存在问题,这样才能自发且合伦理地去执行这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计划。一望即知,现实中的「性转」不可能治好哥哥的家里蹲。与其想着通过什么性转解决家里蹲,不如用代价更小的方法。更何况以上是要有哥哥的性别焦虑作为前提的,而家里蹲……这个词和跨性别没有沾边的必然性,也就这个片子能扯上。反而是,走出家里蹲之后,才有可能去解决自己的性别认同问题。
在中国大陆,普及性的成体系的医疗手段是缺失的。因此有很多「药娘」解决自己性别焦虑的方式是没有经过指导的,再加上社会接受度低、网上抱团,由此产生了不少乱象。但我的看法是引导而不是堵,毕竟客观需要是存在的。对于最近网上相关讨论的火热,我很不懂的一点是,在去年年底出了个网售HRT药物的限制令,对于整个体系有较大影响,但是在这次可能是因为本部作品而引发的讨论中,普通网民却少有提及,不如说大家都只是冲浪乐子人发泄情绪而已。换个角度说,现在也不是为了猎奇而「吃糖」的最好时机。
强制性转没有问题吗?
对于本片的另一个质疑是对哥哥的强制性转。编剧/原作者未必对家里蹲有多大恶意,一个说法是,这样起到了异世界片子转生的效果。一些异世界片子,男主转生之前也是家里蹲。性转让哥哥也可以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然而代价是,(粗俗一点地说)他没法再操人了,而且还要变成被操的对象。异世界片子把男主设定为废柴的重要原因是,这样可以方便观众代入,既然这样的废柴可以操到人,观众也当然可以。而本片因为真寻性转得比较彻底,即使代入也只能满足一下偷窥欲,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意淫。即使同样是操女孩子,作为女孩子操女孩子,和作为男孩子操女孩子,还是不一样的。而且片子还要观众看百合贴贴。这是本片对于“重新做人”的诠释与其他片子不同的地方。
抛开道德观念不谈,对社会没有价值的家里蹲(尤其是东亚),被性转乃至做成性玩具,并不会让他们的处境变得更差。一般来说,强制性转被诟病的原因,是违背了本人性别认同,而且技术不够完善,不能完全改变性别。而片中的性转方式是架空的,可以不损害健康地以较低时间成本为代价把性别到认同完全转换成女性。哥哥本身也不觉得自己作为家里蹲配当一个男性(因为是性转之后的发言,所以也可以把锅推到美波里的药上),也就是说他自己并不会特别坚持自己的男性认同。
有评论给出了另一种可能,哥哥家里蹲,就是因为他本身是跨性别,所以难以进行社会化。但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虽然这是可能的,也是下一篇文章会讨论的可能性,但是家里蹲的原因多种多样,只要不是逻辑上强相关,就不能认为这是作者所想的。与其想象作者会有这样的觉悟,不如关注作品本身说了什么,否则与钟情妄想患者无异。
截图集(字幕取自SweetSub)
其他补充
© 2023, 汀羁旅者. 版权所有,除非另有说明,谢绝转载。